星期六, 4月 26, 2008

明星

昨日下午到美利大廈參加會議, 一直到六時左右離開。 原本打算直接回建築中心本部多工作一會, 向金鐘地鐵站走著走著, 走到了太古廣場, 卻給我碰上了建築師學會舉辦的香港建築師學會二零零七年年獎頒獎典禮。

「啊! 差點沒有忘記, 今天, 此時此刻… 對, 應該一早知道這個典禮…」心想著, 我便傻呼呼的也進入了會場。 事實上, 我是不請自來的。 卻說當時, 一進入會場, 看見的, 除了頒獎嘉賓唐英年、得獎者和一班工作人員之外, 還有不少名星級建築師, 例如呂元祥、嚴迅奇、劉秀成、朱海山等等… 另外, 讓喜出望外的, 就是在場的周星馳!!

那個大名鼎鼎的「星爺」在此幹啥!? 打聽之下, 得知本年度得獎作品之一「天比高」的其中一個單位是周的物業, 因此他才來湊湊熱鬧。 如此一來, 總面積不過數百平方呎的會場, 台上台下卻成集了全名星陣容。 我當然是興奮極了。

一方面, 是因為近距離看見大名星周星馳; 另一方面, 看見上台領獎的人, 我不其然地想:「終有一天, 我會成為得獎的其中一人。」 一想到不斷的努力和嘗試, 或許會得到別人的認同, 我的心便癢得不得了。 對跟周星馳碰個照面後的感想也一樣, 萬丈高樓從地起, 從今以後, 一步一步往前走, 努力建立自己的名聲。

終有一天, 自己成為名星, 總比追星更好。

星期五, 4月 11, 2008

理所當然

昨天是我們建築心舉行AGM的大日子。 在大會末段的答問環節裏, 有其中一位與會者提及專業人仕跟一般人之間的溝通問題, 在於專業人仕認為「理所當然」的通識, 一般非專業人仕卻丈八金剛, 摸不著頭腦, 不知所以。

此題一出, 立時引起回響; 而我自己當然也感同身受。 正如那位與會者所舉的例子, 在銅鑼灣,沒多少人能夠道出甚麼是建築。 可是, 我卻應為問題並非只出於一方。 事實上, 社會裏大多數人欠缺求知慾, 也是問題。 時下的年輕人, 或者是仍在搏殺的中年人, 大多對身邊的事情不聞不問, 由於約定俗成, 所以往往抱著「理所當然」的態度在過活。 那些人的字典裏甚至沒有了「為甚麼」這三個字。

前些日子, 跟一位準建築師吃晚飯時, 也談到同類的話題。 我們討論的結論是, 普羅大眾當中, 根本沒多少人對建築有興趣,更不用說甚麼理念和熱誠。 而且, 我有感覺這種「理所當然」的想法正沖擊著專業的世界。正在就學的建築界的新血, 有多少人曾經問過自己「甚麼是建築?」「為甚麼學習建築?」「成為建築師之後的遠景是甚麼?」等等的問題!? 這些問題很基本, 總不成到了考取專業牌照那一天, 心中還只想把建築看待成生財工具。 即使真的要靠成為建築師來維繫收入, 建築本身也不是「理所當然」的行業, 因為設計永遠不能公式化, 而建築又離不開設計; 更重要的是, 設計和說長篇大論的道理,是兩碼子不同的事情; 所以建築的世界不應該存在「理之所在」便是「當然」的情況。

畢竟, 要溝通得宜, 話還是在前頭說清楚的比較好。

星期三, 4月 09, 2008

最近到書局「打書釘」時, 讓我找到了胡恩威編著的三本《香港風格》。 我拿起其中一本看看, 看著…看著… 不知不覺翻到最後一頁時, 我的心仿忽看到了一面鏡。 鏡中影照的, 不是自己, 卻是一隻青蛙… 對於經常希望編輯一本名為《論盡建築》的書的我自己, 在看過那本《香港風格》之後, 除了覺得自身為一隻小小的井底之蛙外, 就只有感動。

我心目中《論盡建築》的藍圖, 跟《香港風格》系列沒兩樣。 最大的差別在於胡恩威已然做到了! 而我, 卻還在起步前的準備階段… 不過我自命我的計劃很有些突破, 那就是匯聚所有對建築有興趣、關注建築或跟建築有關的人, 以散文形式結集成書。 不限背景、年齡和職業, 作者們可以是小巿民或大名星; 可以是十二歲的學生, 也可以是七十五歲的老爺子。 表達方式不限, 只是跟建築有關的, 獨特的見解或有趣的新聞都無任歡迎。

事實上, 發表意見和情感的分響都不應該成為專業人仕的專利。更不應該用學歷來評定一個人的寫作能力! 現在, 我感到最慶幸的, 是香港建築中心給予我見識社會、 建立人脈和實踐出書大計的機會。 或許, 像我這樣的平凡的建築人, 要著書立說已不是遙遙無期的夢了。

星期四, 4月 03, 2008

奇蹟之路

還記得, 數年前看過的一部動畫, 裏邊的角色有過以下的一句對白:「奇蹟這種東西, 在出現之前, 是沒有人知道其價值…」一直以來, 我由衷地讚成這段對白。 最近, 在不經意的情況下, 收看了港台節目 - 志在設計, 略有同感, 因此有感而發, 手起筆落寫「奇蹟」。

的確, 奇蹟跟意外一樣, 不是能預先計劃、準備甚麼的。 在奇蹟面前, 一般人只能做個「事後孔明」。 與別不同的人, 在奇蹟出現之時, 或許除了專注和平淡之外, 都不會有其他特別的反應。

港台製作的「志在設計」, 節目裏接受訪問的人物, 在設計界都有一定的成就。 他/她們的成就, 在尋常人和年輕人眼中, 或許跟奇蹟無異。 相信有不少看過那節目的人, 心中都曾閃過一個念頭, 就是「那些設計師們, 到底是如何成就自己的事業呢?」。 這不是一個好問題, 因為當有興趣探討別人「如何」成就自己時, 就注定了只能做「事後孔明」。 如果真要向那些來自不同專業的設計師學習的話, 那可以和需要學的就是集中力、執著和平常心。

人生的路, 在走到下一步之前, 都不能百分百肯定將會發生甚麼事和如何發生。對一個人而言,只有「為甚麼」是可以掌握的。 因為理想、目標、理由等等, 都是由自己去決定。 只有這些東西, 是可以保持不變的。 所以, 若果想成功, 便必須集中心思在一個目標, 然後一步一步的朝那方向前進。擁有不同背景的設計師, 其中一處共通點, 就是他/她們那些清晰明確得像北極星的目標。 明確的目標加上集中力, 縱使人生偶然會繞了一些遠路, 最終也還是能走到自己想去的夢想國度。 路, 很長很遠很難行, 不過, 往往就是一份非比尋常的執著, 驅使著大設計師咬緊牙關地走下去… 一直走, 心無二志地走。 直到有人在呼喊自己的名字, 回頭一看, 才頓然發覺自己已成就了別人眼中的不可能。 奇蹟出現之時, 連自身都察覺不到, 或許就是那一份平常心的原固吧。

成功創造奇蹟的人, 沒有刻意的安排, 沒有半刻的猶豫, 也沒有停下步伐的意圖。 所以說這些奇蹟創造者總是走在每一個時代的最前端, 也絕不為過。 他/她們並非懂得分別那一條是奇蹟之路, 而是他/她們所走過的路上, 充滿了奇蹟。 不過, 對那些人而言, 奇蹟的出現並不需要被世人看重, 因為無論他/她們所從事的事業是成功還是失敗, 他/她們都樂在其中。 亦因為路程上的樂趣, 給予了創奇者向著未知的境界踏步的勇氣, 從而造就了前無古人的成果。

常言道:「自古成功在嘗試」。 如果你也想走在奇蹟之路上的話, 只要勇於踏出第一步、需相信自己的感覺、堅持理想, 抱著「不試不甘心」的精神; 因為等著每一個人的前路都有可能變成奇蹟之路。 不過要緊記, 只是「有可能」而已… 世事始終都是無絕對的。

……後記: 這篇隨筆, 提及的主人翁是設計師。 可是, 創造奇蹟的人, 各行各業, 古今中外, 彼彼皆是。 如果讀者也有類同的感想經歷的話, 十分歡迎能與其他讀者分享。

星期二, 4月 01, 2008

建.築

建築物是其中一種人造的東西, 人造的東西卻不只有建築物而已, 只是, 建築這玩意絕對有資格成為人類史裏最源遠流長的一環。 其歷史之悠久, 或許比文字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實對建築的定義, 至今仍然是議論紛紛。 我認為建築二字應該分開來理解。 「建」有建立、建設和創立之意。 例如布蘭森建立了維珍王朝, 業務遍佈天下。 「築」代表了構築的意思。 「建」與「築」的根本分別, 或許在於理念與實在。 建立的可以是一個團體、一個黨派, 或一個互聯網站, 都是些廣為人知但沒有實體的「東西」。 構築的卻是一些實際存在著, 可觸碰到的物體, 例如大廈、馬路、雕塑等等。因此, 就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 「建築」一詞, 應該有著把創新抽像的概念實踐實體化的深層意義。 只是, 如果我所說的建築的定義被受接納的話, 那麼, 雕塑和石像等藝術品又算不算是「建築物」呢? 另一方面, 結構類建築物如巴黎鐵塔, 又是否「建築」的一類呢? 無可否認, 這些問題都是近五十年裏最熾熱的話題。 不同的專業人仕, 甚至有些平民百姓都抱持不同的觀點, 討論一直沒停止過, 而且也一定不會停止, 亦不會有任何結論。 因為這些問題本來便沒有對錯可言。 不過, 有些事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建築不等於畫則, 不等於三行五金, 也不應該和工程項目畫上等號。 因為這些行業都只是建築工程的一部份, 而不是建築的全部。

建築師本來的職責就是設計、創新和力求完美! 其他的工程工序自有其他的專家為建築師分憂。 可悲的是, 大多數香港人對建築不了解和認識。 除了行內人外, 普羅大眾甚至對建築師的職責有誤解… 我認為此風不可長。 要改也不要等, 因為誤解只會變得根深蒂固。 更何況, 人又怎可以對自己身邊的事物漠不關心呢!? 想想看, 如果沒有建築師的參與和努力, 香港不會成為今天的香港。大家身處的辦公室, 一家大小團聚的居所, 和香港人引以為傲的維港夜景, 都是建築師們花盡心思設計出來的成果。

香港不乏鬼斧神弓, 出類拔萃, 響譽國際的建築物。 有趣的是某部份外國人, 比起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更熟識、更尊重香港的建築。 是不是因為香港人太沉醉於追求名利, 所以才把見得到, 觸得及的東西都忽略了… 如果事實真的如此, 那便由建築來喚醒香港人吧。 然後以建築為起點, 帶領香港擺脫「文化沙漠」這污名。

… …

後記: 以上所說, 純為個人意見。 如有不同意之處, 還望他日有機會詳談討論一番, 就此別過。

A day to remember!

I've always had a plan to publish a book about architecture, not the kind of showing-off pictures of great buildings or architects, but a book that really is about architecture only. In my mind, I hope the authors of this book to be everybody, say for example, a site worker, a quantity surveyor, an auditor, an end-user, etc. I want to know how different people sees architecture, and more importantly, I want to know what is architecture!? Of course, I have the answer in my mind. However, I curious about other people's thinking.

Yesterday, thanks to Humphrey's suggestion, HK Architecture Centre is walking into the world of blog. This is a good move, if we are truly looking forward to getting closer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is will also become the first step of pulling together the materials of writing a book that is about architecture, but not by architects only.

Well, too much talking, in fact, too much English. Maybe I should start practicing chinese typing, because from today onward, there are a lot to 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