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月 27, 2008









140 YEARS OF MAKING HONG KON

Archi-Talk Series
Speaker: Mr Bing Kwan
Date: Friday 9th January 2009 
Time: 7.00pm
Venue: archicentre@peelstreet
Price: Free

Archi-Tour Series 
Special Guest Docent: Mr Angus Chan
Date: Saturday 10th January 2009
Time: 10.30 am (Briefing)
            11.00 am to 12.30 am (Walking tour)
Venue: archicentre@peelstreet
Price: $150 Adult, $100FOA and Students

星期四, 12月 18, 2008

Archi - Tour Series

Tour Guide: KC Ng
Date: 10 January 2009
Time: 10.00am (Gather)
           10.30am to 12.30pm (Walking Tour)
Price: $150, $100 FOA and Students
Assemble at archicentre@peelstreet




Archicentre is collecting old photos of Sheung Wan and Central for exhibition and archive. All photos can be emailed to info@archicentre.hk or handed into 8 Peel Sreet. Originals will be scanned and returned to owner

 







Archi-Tour Docent Recruitment


Archicentre is currently recruiting Archi-Tour Docents for guided tours around Hong Kong. 

Docent Training Lecture 
Date: Saturday 17th January 2009
Time: 10.30 a.m. to 12.00 noon
Assembly at: HK Architecture Centre

Archi-Tour Demonstration workshop
Date: Saturday 31st January 2009
time: 10.30am to 1.00pm 
Assembly at: HK Architecture Centre

Upon completion of the training workshop & review, trainee will be recruited as an Archi-Tour Docent
Archi-talk Series

Speaker: KC Ng
Subject: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s in Hong Kong
Date: 19/12/08
Time: 6.30 p.m.
Venue: archicentre@peelstreet

星期一, 10月 13, 2008

風雨中的嘉年華

上星期在維園舉行的樓宇安全嘉年華,香港建築師學會和香港建築中心都參與其中,設有攤位。是日雖然風雨交加,攤位飽受風吹雨打,參觀的市民少,但義工熱切參與的心一點也沒有動搖。多位建築師更先後到來為大家打氣,K. S. Wong一家和Martin Tam試玩攤位遊戲,Agnes Ng和Clarence Ho與義工打成一片。義工互相交談,講自己的經歷,分享生活體驗和心得,擴闊理解事情的角度,頗有獲益。中心日後會舉辦更多交流活動,讓大家樂在其中。

星期六, 9月 27, 2008

係唔係僭建?


在史特加大學外圍的荒野, 遠眺你會懷疑是不是倒榻了的建築遺骸?

既要平又要快, 研究所主要由鐵皮鋼骨破璃構成, 東歪西倒的建築部件尤如即興的併湊。 你會問: 左一忽右一忽, 係唔係僭建? 當然,解構建築師最驚你唔問。

當建築師解放了建築部件,賦與它們視覺上自由的同時, 自己可能失去自由,特別在電腦繪圖還未普及的時代。

建築物: 大陽能氫原子研究所 (HYSOLAR INSTITUTE BUILDING)
地點: 史特加 (Stuggart, Germany)
建成年份: 1987
建築師: Gunter Behnisch
Written by: Tony Leung

星期二, 9月 23, 2008

Singapore Biennale 2008







































蓋瑞的蝴蝶 Gehry's Butterfly
















優靜的海德公園(Hype Park)是倫敦人假日遊走散心的好地方。沿著中心蜿蜒湖(Serpentine)兩旁,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户外活動在這兒發生: 小孩在湖邊和天鵝玩耍,男男女女在露天茶座品茶等等… 但這個夏天的數個月,因為他在蜿蜒畫廊(Serpentine Gallery)的設計令公園變得不再寧靜。

說的正是美國建築大師法蘭‧蓋瑞(Frank Gehry),為這一年一度的涼亭(pavilion)設計動筆。雖然他沒有作品在香港,但有看過近期上映的<速寫建築大師>的觀眾相信也對他略知一二,他的建築風格和速寫一樣抽象,著重建築的神態多於形態,往往令到細部設計和施工時遇到很大挑戰.但因為他對物料和建材的大膽運用,卻令他創造出一件又一件大師級作品。

小小的畫廊前地,卻給予設計者無限的空間: 法蘭說海德公園令他聯想到小木屋和蝴蝶,就起用了木和玻璃作為主調,幾件呈方形的巨大窗框亂而有序地懸掛在半空中,形成拍翼起動的神態。但在下面參觀的遊人感覺並不輕,因為在屋頂之上有一個更巨型的方木綱架和很多長短不一的綱枝把所有組件支撐著,形成非常強烈的對比。正正就是他大膽實現概念的精神,令眾人都在這蝴蝶下高談闊論何謂建築。香港曾否容納這種大膽創建下的小小討論空間?

Bong Yeung

星期一, 9月 22, 2008

誰偷走了我們的公共空間?

時代廣場一役,民間討論公共空間私有化之聲一片沸沸揚揚。原來,私人物業範圍有公眾使用的地方,私人發展項目有公眾設施。過去,一般市民毫不知情,在可自由活動的地方卻遭拒諸門外,或過門而不知可入,就連小業主也給蒙在鼓裡。原本屬於大家的空間彷佛給偷走了。不禁要問,究竟是誰偷走我們的公共空間?誰讓我們的公共空間不知不覺被偷去?相隔數月,冷靜下來,要進一步思索:為什麼私人物業範圍內會有公共空間?這情況何時開始?香港有此需要嗎?實在要好好討論這一連串問題,希望有識之士為我們解開疑團。

星期三, 9月 03, 2008

魚會變了飛龍??


維特拉是世界級傢俱商,嗜好是邀請名建築師設計廠房和展館。

美術館如同一座白色巨型雕塑, 坐落於德國為萊茵廠房的藍天碧草。 在陽光下展現不同的形態和動感。 展品當然是維特拉家俱資料……但重要嗎?

你會問: 「設計概念是甚麼?」建築師會答: 「是表現了魚躍的動感…」
換了在香港,魚會變了飛龍, 除非放左鯉魚門, 我諗。

建築物: 維特拉傢俱美術館 (VITRA FURNITURE MUSEUM )
地點: 為萊茵 (Weil am Rhein, Germany)
建成年份: 1989建築師: Frank O Gehry
Written by: Tony Leung

星期四, 8月 28, 2008

抽象森林


如果你選擇火葬,可考慮到柏林近郊。樹林中,有一個由混凝土柱構成的抽象「森林」。自然光從「樹頂」的圓洞滲下。 在灰暗的背景襯托下感覺神聖,你的視線將不由自主地向上移, 靈魂隨光源處飄去…

當然,同胞也可視之為免費贈送的大香燭。

中央的聖水池裡沒有銀仔, 卻懸浮一隻…蛋,生命的象徵意義乎?

建築物: 巴兆隆域火葬場 (BAUMSCHULENWEG CREMATORIUM)
地點: 柏林-特立圖, 德國 (Berlin-Treptow, Germany)
建成年份: 1998建築師: Axel Schultes + Charlotte Frank

Written by: Tony Leung

星期一, 8月 25, 2008

何謂建築?

建築師學會曾印製一些單張, 上面寫著:「如何成為建築師」每一次, 當我看見這些單張時, 我都有衝動去把那句「如何成為建築師」改成為「如何成為建築師學會會員」。因為單張上只列明「考牌」的制度。可是, 我認為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建築師, 只讀書和「考牌」, 不足夠! 一個真正專業的建築師, 必須要知道建築到底是甚麼, 為建築定義! 建造和建設, 很多人都懂得做, 甚至做得比建築師更好。唯有建築設計, 建築師是不能退而求其次的!
所謂專業, 是一種精神; 建築師只是一種行業, 並非大家口中的專業人仕。 因為對建築一知半解的「領牌」建築師也可以是不很專業的。

文: 曾柏添

星期三, 8月 20, 2008

京都﹒新風館, NTT/Richard Rogers


二OO一年擴建完成的新風館,原身為舊京都中央電話局,具歷史價值。建築師保留舊建築,利用新建築部分把原來的L形布局改作「口」形,創造中庭空間,變身潮流商場,為荒廢了的古蹟注入生氣,也為市民提供開放式表演場地。增建的藍色鋼骨迴廊,依附在舊建築的紅磚牆,色調和質感對比強烈,既為三層商鋪帶來人流,也是中庭的立體觀眾席。


(撰文: 建築師梁冬亮)

星期五, 8月 15, 2008

洛杉磯 Getty Center, Richard Meier


石,是西方建築語言的基本詞彙。它深遠地影響了建築空間和形態的演變。直到工業革命後,石的建築文化才漸被替代。Getty Center是位於山路上的複雜建築群,集合了博物館、藝術研究中心多種功能。來自意大利舊石礦的沉積岩,同時體現了建築和藝術的永恒的歴史價值。石,更使多變的建築物外觀呈現歸一感。
撰文: 吳啟聰(香港建築中心)

星期四, 8月 14, 2008

費斯古城



世界上最簡單同時又最複雜的建築,一定是摩洛哥費斯古城。簡單在於它絕大部分的建築物都是高度少於三層的房屋,無論外形和圍繞著中庭的室內空間,都差不多完全相同。但因為防衛的考慮,迷城內的房屋都沿著縱橫交錯的小巷而排列,令昔日的入侵者和今日的遊人迷失方向。

撰文: 黃德明(香港建築中心)

星期三, 8月 13, 2008

Living in Small Spaces—Hong Kong

Hong Kong is just a miniscule dot off the southern coast of China and at first glance not special at all. Its land area of 1104 km2 makes it already small, but then 75% of the land is actually undeveloped. It is amazing then, that seven million people can use this little piece of space into one of the most bustling, vibrant cities in the world.

Living in Hong Kong is nearly the opposite of growing up in North American suburbia, where it was almost a requirement to own a car if you wanted to get anywhere. All the streets and wide roads were neatly organized into a nice grid, which you’d travel on during a twenty minute drive to reach a large stand-up sign proclaiming the name of some shopping mall. Then you would park your car (free) in the large parking lot and walk into a strip mall with some stores so large that you could have your morning exercise inside.

In Hong Kong one of my first difficulties was getting anywhere I wanted. Whereas locations and directions were clear in North America, I gave up using Google maps after one week in Hong Kong. Not only were the cluster of streets tangled with each other in random directions, but many of them didn’t even have street signs! Eventually I learned to rely on sight recognition, which led me to another astonishing discovery—Hong Kongers know their city inside out. Name any area and they will likely know where it is, how to get there, what there is to do, and what kinds of people live there. Perhaps it is because of these small spaces at home that Hong Kongers have gone out to explore the city instead.

In “The Laws of Simplicity,” John Maeda describes creating simplicity by hiding complexity, giving the example of a VCR player. Even though there are dozens of buttons, the effect is not jarring because they have been hidden by a flip cover. Hong Kong, out of necessity, has applied the same principle into urban planning. Suppose you walk down a street in Mong Kok for ten minutes looking for a restaurant but don’t find one at all. Where did they go? In that ten minute walk, you likely have passed a dizzying selection of them already, only they were obscured by narrow passageways into buildings where they resided on the 8th floor.

Hong Kong has had to deal with a land shortage for many decades, and making it extremely difficult to find areas to build new structures even on reclaimed land. Instead, it has poured its wealth of artistic talent into interior design, creating some of the most beautifully designed hidden jewels. Oftentimes, it is the lack of space that makes it easier to design a room according to a strong concept or set of principles as they come up with creative solutions to maximize space. It is not uncommon to have the space under the seating area in a restaurant transformed into a drawer for holding dishes, or have ceiling-high bookshelves. Moreover, Hong Kong’s status as an export hub, gateway to China, and melting pot of international ideas means that these interior designers usually have the resources to create whatever they dream of making.

There really aren’t that many places in Hong Kong, and it is very possible to memorize all the MTR stops if you take it often enough. And yet, this city will never get boring because it is continuously moving. It is fascinating how the trends change so dramatically, whether it is in food, fashion, or design. Every couple of weeks, a new full-scale exhibition is installed in Times Square; and at least thirty more are recommended by the Art Map every single month of the year, and not just in the summer. And despite the 35C weather in August, the crowds that come out to these events, such as the Hong Kong Comic Fair in Wanchai, would dwarf the mass of Boxing Day shoppers in downtown Toronto any year. And just how many cities in the world can boast its own thriving music and movie industries? Most countries don’t even have that and yet Hong Kong’s entertainment industry has millions of fans in Singapore and other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as well as Canada, USA, Europe, and other areas with overseas Chinese.

Hong Kong is just a small piece of land with not much to call its own. And yet the people have combined their collective relentless energy, creativity, and strong will to work around all these small spaces to create a stunning city that will continue to surprise the visitor no matter where they look.



Writer: Michelle Kwok

星期四, 8月 07, 2008

「建築」與「漫畫」

可曾想過「建築」與「漫畫」的關係,可以超出外國著名插畫家 Hellman 的想像力呢,且看看以下插圖吧。

星期一, 8月 04, 2008

溫哥華Gleneagles 社區中心, Patkau Architects


木,加拿大盛產之物。木可給人温暖、舒適及柔和的感覺。這個小社區中心用木作桁架和簷篷結構,表現出對地理風貌的親近及重視。大木簷篷標志着入口位置,同時細說着木的優美綫條、紋理、顏色和質感。整座建築物應用環保技術。因此在採光、通風、保温、用電上均經過週詳的考慮。木,既是本土文化和大自然的象徵,也拉近了人和科技的距離。
撰文: 吳啟聰(香港建築中心)

星期五, 8月 01, 2008

洛杉磯 Cathedral of Our Lady of the Angels, Rafael Moneo


混凝土。一種羅馬人於公元前300年已開始廣泛使用的物料。現代的鋼根混凝土是19世紀的產物。

預製混凝土外牆給予整幢大聖堂平和、厚樸及穩重的原始感。遠觀時,混凝土把互相緊扣的聖堂體積凸顯出來。近看時,可引發人們觸摸它的表面質感。堅硬卻不冰泠的敦厚外牆,既造成鞏固的結構,也是信衆由外方進入聖殿過程中的一個精神洗滌空間。


撰文: 吳啟聰(香港建築中心)

City Walker 城巿「步」族 - 第四步

第四步 - 海的呼喚

<續上回> ......終於到了畢打街 (Pedder Street),這裏可是中環區其中最繁忙的一條街道。娛樂行、怡安華人行、中建大廈… 這些都是有名的辦公室集中地。因此這裏的人很多,節奏也很急,亦可能是基於這個原因,娛樂行與華人行之間的斑馬線格外地長。畢打行屬南向北伸延的街道,所以可以望見海旁。向海的一方很開揚,相比充滿名店的置地廣場更吸引,於是我便向海那邊直走過去。事實上,在這裏走著,很有被流水推著走的感覺; 是人流,是「生活流」。

在環球大廈旁邊,上了扶手電梯。從這裏開始,是連綿不絕、貫通商場大廈的行人條橋與通道。 雖然距離是遠了一點,可是跟著通道和行人橋向前走的話,是可以一直走到中環碼頭的! 這種「墩座式」的、相連的城巿設計,本來就是為了改善人車爭路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效果很好。


向前走的路隨著離開石屎森林而變得開揚。在到達中環碼頭之前,國際金融中心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 aka IFC) 是最後看到的摩天大廈。旁邊還看到中環至灣仔的填海工程在進行得如火如荼,很有些人,當中包括外地遊客,在此拍照,以見證港島北新舊海岸線的交替變遷...... 〈待續〉








星期三, 7月 30, 2008

意大利Cinque Terra 民居 (下)


從佛羅倫斯出發,Riomaggorie 將會是Cinque Terra的首站,粉彩色調的漁村小屋,沿著山涯兩邊而建,貫通全村的小徑,從山頂直達海岸,漁民的小艇就停迫在路邊。在這裡,你不會見到吸引遊人的光管招牌,或售賣紀念品的商店,居民只過著傳統的捕漁告耕種生活,卻吸引到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

撰文及攝影: 黃德明(香港建築中心)

星期二, 7月 29, 2008

City Walker 城巿「步」族 - 第三步

第三步 - 朝拜非凡建築


<續上回>......我已經來到了一個園林的入口; 其實,這個園林很小,就在聖約翰座堂的旁邊,感覺較像是座堂本身的後花園。不得不承認,在高樓林立的石屎森林中碰見這種小花園,開首因為不知通向何處而沒有立刻內進… 卻見人來人往,都是些步伐急促的上班族,於是便跟進去看過究竟。一走進去,滿眼都是植物; 石塊鋪成的小路,迂徊曲折,彌漫著尋幽探秘、 枊暗花明的氣氛。


走著走著,突然看見終審法院,可我這時已被另一非凡的建築物所吸引,無瑕把視線停在終審法院之上。那非凡的建築物,不是別的,正是香港滙豐總行大廈。由著名建築師諾曼.科士打(Norman Foster)設計,樓高大約180米,滙豐總行已經不是甚麼第一高樓。可是相比看圖片,在其下面走過,向上觀望更能感受此建築的氣勢。三十年來歷久不衰,作為地標,滙豐總行大廈是那麼自然地佇立著。像是跟城巿本身融為一體又不失自成一派的風格。


「朝拜」滙豐總行之後,沿著炮台里向下走,到了雪廠街和皇后大道的交界。這裏車多人多,向前看,街道兩旁盡是名店,而我已經到了石屎森林的底部。兩旁的摩天大廈的高度跟街道路的闊度不成正比,因此要「欣賞」建築便要一直抬頭。既然留意車輛,又要避開迎面的途人,還有使街道變得更窄的報紙檔,險象環生下終於到了畢打街…… 〈待續〉

星期一, 7月 28, 2008

意大利 Cinque Terra民居 (上)


意大利跟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就連鄉郊小鎮的名稱亦十分近似。位於意國西北部有五條小漁村,它們沿著海岸排列,由山路小徑相連,沿途都是葡萄園和農莊,行畢全程只需個多小時。這小鎮的名字叫Cinque Terra,意譯作五片土地,跟我們的三水、四邑和五塊田,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

撰文及攝影: 黃德明(香港建築中心)

星期四, 7月 24, 2008

City Walker 城巿「步」族 - 第二步

第二步 - 城巿中的小花園

<續上回> ......眼前看見了再熟識不過的建築物 - 美利大廈 (Murray Building) 。此建築物是政府一些重要部門的總部,由於前些日子常有跟發展局 (Development Bureau) 合作的機會,所以很有些情況進出這棟大廈。如今從香港公園一步出來便看見美利大廈,可知我已從港島中環區的山腰走到了近山腳處。

這裏是被稱為「政府山」的地方,沿著花園道旁的,最搶眼的卻是香港聖公會聖約翰座堂 (St John's Cathedral) 。落成於1849年,聖約翰座堂為香港最古老的歌德式 (Gothic Style) 教會建築物,地權上是全香港唯一可終身保有的不動產 / 土地 (Freehold Land)。走過聖約翰座堂的門前, 即使沒有入內參觀,也為之古典的建築風格而停下來欣賞一番; 亦由於其英式的格調,使我回想起在英國生活時,每每走過告士打大教堂 (Gloucester Cathedral) 時,抬頭仰望的情景。
拍了些照片,眼光一轉,我的注意力沒有立時被身邊的高樓大廈所吸引,反而集中在一個很特別的細部之上。那像是半條橋,但沒有連接兩端。只有一端是連接著花旗銀行大廈 (Citibank Tower)。從大廈的低層伸延出來,我更覺得那像是一個瘦長的露台; 於向街的一端,放著一盤植物,不起眼卻十分特別。正當我在思考這特色設計的原意為何之時,我已經來到了一個園林的入口…… <待續>





星期三, 7月 23, 2008

Praca do Giraldo (吉拉朵廣場)


位於葡萄牙南部的艾芙拉,以摩爾古城牆和古羅馬水道橋聞名,早在一九八六年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吉拉朵廣場是艾芙拉最具人氣的大廣場。每逢假日,居民都會到廣場漫步聊天,閒話家常,而四層高的居民建築群,高低交錯,為露天咖啡座和街頭表演構成一個富有獨特個性的背景。

撰文及攝影: 黃德明(香港建築中心)

星期二, 7月 22, 2008

City Walker 城巿「步」族 - 第一步

第一步 - 從特首辦出發

傳說有唐三藏從東方出發前往西方取經;史書有著哥倫布四次橫渡大西洋的記載; 十年前則有「電波少年」橫越非歐大陸的創舉。跟這些「大長征」相比,我所走過的路,短得不得了。可是,如果跟一般人行山遠足相比之下,我的經歷,也可算得上是九分特別… 對,是九分,不是十分,剩下的那一分,在看過我的敘述後,再加進去也不遲。

那天是一月十三日,星期天。一大清早起床,翻著報紙,在這種情形下開始的週日,再普通沒有。漫不經心地翻過一頁頁的新聞,看到有關前特首辦開放公眾人仕參觀,只限今天。心想既然閒來無事,去看看也無妨。

由於事前沒有準備,也沒有結伴,所以單身自在,十時許出發,中午前便到達了位於中環堅尼地道二十八號的前特區首長辦工室。前特首辦並不大,慢慢地欣賞這幢建築物也花不了多久。 大約二時三十分左右,我便打道回府了。

一月天,天氣好得不得了,又涼快。離開前特首辦之後,沒有乘搭交通工具,卻走到對街的香港公園。沿著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旁邊的梯級往下走,路人很少、環境很清幽,只有從遠方傳來小孩子們的玩樂聲,實在難以想像自己竟身在香港。心情很輕鬆,正在享受此情此刻的同時,我卻已走出了寧靜的國度,眼前看見了再熟識不過的建築物…… <待續>

星期一, 7月 21, 2008

Hanssan II Mosque (哈辛二世清真寺), Michel Pinseau


假如沒有哈辛二世清真寺,摩洛哥名城 Casablanca 對遊客的吸引存可能大減。該寺建於一九九三年,是全球第二大清真寺 (僅次於聖城麥加)。整項工程動用六千名傳統工匠,花上五年多時間和四百八十億港元去完成,用料如設備都極為講究,當中包括不少高科技元素,有可以自動開關的屋頂、具有加熱功能的大理石地板和可自動升降的水晶吊燈。可惜寺內足以容納千人同共浴的土耳其大浴場,自九八年至今還未曾開放過給信眾使用。

撰文及攝影: 黃德明(香港建築中心)

星期三, 7月 16, 2008

Torre de Belém 貝倫塔



貝倫塔(Torre de Belém) 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其中一個重要的地標。佔地面積差不多有三個籃球場那麼大,只能容納百多名遊客,但因為其獨特外形和具有摩爾(Moorish) 和曼奴埃爾式(Manueline) 的建築風格,使它成為遊客必到的景點。象徵著昔日葡萄牙航海成就的貝倫塔,亦受到城市發展所威脅。原本建在港口中央的塔樓,亦因為不斷的填海工程最終被合併成為海岸淺的一部分。
撰文及攝影: 黃德明(香港建築中心)

星期日, 7月 13, 2008

紙牌建築


星期六下午, 跟友人到朗豪坊消閒消閒一下, 驚見紙牌建築大王 Bryan Berg 正在施展奇技: 用紙牌砌模型! Bryan 為響應奧運熱潮, 到朗豪坊用紙牌砌出奧運村模型, 當中包括「鳥巢」及水立方等等… 他預計本月二十四日竣工。
由於 Bryan 是即場砌紙牌建築,任影任看。 最難得的, 是他毫不受外在因數影響, 極專注地去完成他的傑作。 因此我誠意推介讀者於二十四日前到朗豪坊一睹紙牌建築大王的神技。

星期四, 7月 10, 2008

葡萄牙 Alfama 民居



跟Baixa 和 Chiado 區相比,艾花瑪(Alfama) 區給人的整體感覺比較平實,商業味淡一點。在街上流連更能夠體會到葡萄牙人不拘小節的生活閒情。在旅館陽台前曬床單,屋前擺賣從港口運來的漁獲和蔬果,街角的百年傳統食店和Fado民謠歌廳,都會令遊客對里斯本市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撰文及攝影: 黃德明(香港建築中心)

星期二, 7月 08, 2008

Kasbahs of Ait Benhaddou (埃本哈杜古城)


從馬拉喀什(Marrakesh) 通往歐薩薩(Quarzazate) 的公路,被稱為千堡之路。當中最具建築特色而又保存得最完整的土堆城堡,首推埃本哈杜古城。這座由摩洛哥原居民柏柏爾人所建成的古城村落,於一九八七年被聯合國教科文化組織列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古跡群亦得以保存,部分原因是由於多部電影在此拍攝,令居民和政府認清保護古建築旅遊業和經濟所帶來的長遠效益。

撰文及攝影: 黃德明(香港建築中心)

星期二, 7月 01, 2008

印度德里永久展覽場館


純幾何圖形可算是建築史上歷久不衰的設計原素, 遠至古埃及金字塔到近代的大形建設工程都可體現得到。

建築師Raj Rewal就運用了傳統印度木雕窗花加上等邊三角形的純幾何圖案, 設計成德里的展覽場館。天然光線從不同大小和透光度的三角形玻璃窗引入場館內, 凝做出既宏偉而又超越潮流界限的空間。

撰文及攝影: 黃德明(香港建築中心)

星期日, 6月 29, 2008

神戶巿兵庫縣縣立美術館


日本建築家安藤忠雄對大自然和建築有一套獨特的見解。他的設計全都利用純幾何和清水混凝土結構去創做出一個又一個的舞台, 來迎接不同季節和時份的陽光和影。身處其中,雖然只能看見一片藍天,一翩樹影或一線陽光,但你必定更能感到大自然的存在和力量。
撰文及攝影: 黃德明(香港建築中心)

星期六, 5月 31, 2008

建築藝術路難行

建築藝術路難行 <陳麗喬>

編者找我寫建築與藝術,想怕是知我閒來不務正業,搞搞裝置、做做雕塑(圖一),其實建築界那個不懂拍照,那個不能作畫,許多都是半個藝術家,不少名師如Santiago Calatrava、Frank Gehry、Zaha Hadid的雕塑更與其建築一樣,自成一格。對著建築同業說藝術,實在有點汗顏,與其班門弄斧,不如說幾個小故事,和讀者分享一下自己在建築中搞藝術的苦與樂,對建築作為藝術載體的一點經驗。





圖一 我為藝術場所做的這些玩兒,只是隨心而作,說不上甚麼藝術品。

要是建築是實用與藝術的結晶,那麼這兒子便有一對性格各走極端的父母了:父親理性、母親感性;父親講學問,母親談感覺;父親要求兒子服務人們的生活,直接具體,可以量化,母親要求兒子服務人們的心靈,虛無縹緲,難以量度;遇上商業項目,這個父親很嚴厲,天天望子成龍,要「最佳回報,戶戶有景」,管得兒子動彈不得,母親雖愛子心切,亦愛莫能助,最多讓它穿件自選的衣裳,或找幾個角落、幾堵牆壁,放放藝術品,稍作交代,已算不錯 ◦ 要表露母親感性隨心的一面,得耐心等待慈父的出現。有幸的,我還曾遇過一些,雖然不是每個都能「順產」下來。適逢自己開展人生下半場,正是對過去稍作盤點的時候了。

入行的早年,該算是處於臨摹的階段吧!中環娛樂行(圖二)及蘇州喜來登酒店(圖三)等項目上,分別遇到了愛西方古典建築的業主和中國古建築群的鄰居,對著陌生的傳統風格,努力用心去學,以「初哥」的身份來說,還好,沒有犯上大錯,但亦算不上是創作,最多也只能算是應用自如,得心應手吧。做過一遍後,對這豐富的前人建築遺產,領略了不少,獲益良多。直至幾年前,有幸參與了一個國際設計競賽,才得了一個香港建築師(建築署的除外)難得一碰的案子—順德文化中心,總算有機會講講感覺、談談藝術。


圖二 當年為娛樂行做的比例探討,深感比例是傳統建築的靈魂部份之一。但最終,這幢建築還是逃不了廣告蒙面的下場。


圖三 為了向業主解釋設計概念,我為蘇州喜來登酒店畫了這幅國畫,雖然完成後的設計不盡相同,但當日酒店公共部份借鏡了中國的「亭」與「台」,客房部份以蘇州民居為藍本的概念,以及酒店與周遭的古建築—瑞光塔、吳門橋及古城牆仍清晰可見。

順德文化中心,由四所功能各異的文化建築組成:演藝中心、圖書館、歷史文化博物館及科學館。一如所有中國城市的新城區,基地本來只是一片平坦的農田,既無近鄰亦無地勢,唯一的限制就是那貫穿基地的南北主軸及前方對著的那條東西水軸,為四所文化建築締造了一個對稱而朝水的布局。不能因地制宜,那就只能找更抽象的靈感。

順德人果敢務實,「敢為天下先」,正是我喜歡的那種性格;而順德菜則以「粗料精做」而馳名,故此四幢建築造型務求大刀闊斧,乾淨利落,簡潔有力,實而不華。對稱的布局,使我聯想起了中國的對聯,一聯兩句,既異且同,陰陽互補,相映成趣的關係(圖四至八)。以下兩聯便是我為這四幢建築而題的,各自道出了每幢建築的主導慨念:


翻架尋篇獨領前人智慧 渡橋登舟共嚐人間百味
穿梭時空細味前陳瑰寶 走進穹蒼洞悉天地萬物

圖四 順德文化四館,四幢建築形成兩對,兩側建築雖功能迵異,但造型上互相呼應,相映成趣。




圖五 圖書館—翻架尋篇獨領前人智慧

圖書館的中庭,以多個讀書間形成多層柱列,以避免中庭像個商場般,人們熙來攘往,嘈吵繁雜。此外讀書間外,日後可以陳列各類別書籍的標誌,入館的客人就像面對一台大書架,很客易便找到所需資料的位置。建成後的中庭,除了標誌未做外,和早期的模型非常接近。



圖六 劇院—渡橋登舟共嚐人間百味

劇院的設計將客人進館的流程演化為一個「感觀之旅」,客人由一個「碼頭」(售票、洗手間等配套設施)出發,過了一道「跳板」,進入觀眾廳化成的「船體」。

圖七 博物館—穿梭時空細味前陳瑰寶

博物館的前廳,塑造出「時間隧道」的效果,作為參觀博物館的前奏,同時亦是引領遊入至二層大堂的坡道。

圖八 科學館—走進穹蒼洞悉天地萬物

科技館的中央,挖了同心的橫筒形中庭,造成筒中有筒的效果,筒形結構不單解決了大跨度的問題,看上去猶如一個「太空倉」,內裏延綿的自動扶梯、半月型的樓梯間、兩台玻璃電梯、末端的地球裝置,都為空間加添了一份科幻的味道。

圖九 圖書館室內盡量簡潔,希望營造一個「窗明几淨」的環境。室外玻璃幕牆則捕捉竹林的效果,希望通過竹與君子文仕之間的聯想,為圖書館增加一點讀書氣氛和詩意。


圖十 面對緊促的資金(只花了2.7億元)及藉此反映的順德人的精神,設計盡量由功能出發,為需要「貼身剪裁」。充滿雕塑感的「船體」源自觀眾廳及佈景塔的要求和結構,外懸的樓梯則成為帶領觀眾往自己席位的的標誌,希望使人感到「一目了然」。





圖十一 設計盡量捕捉當地文化,二期的博物館及科學館參考了嶺南民居「聯房廣廈、廊廳相間」的布局,形成虛實相間的結構,希望將東南風在縫間引入,在某些季節為一些不大需要防潮的空間(如大堂及大部份的科技館展區),提供自然通風。這些廊廳,在博物館成了六根棒狀結構,在科學館則成了七片沿中間玻璃筒滑動的盒體。



圖十二 博物館主題展廳的管狀結構,在立面上成為了六幅巨型壁畫的景框,前六幅嘗試刻劃出順德的精神和文化,後六幅則以瓷油潑出「水墨畫」的效果。



圖十三 六根管上,橫插著一根斜管,,以戲劇性的空間帶領訪客到二層的大堂,斜管後段為一所小型的現代藝術「管」。除了造型和佈局外,設計將許多中國及嶺南的傳統細部,作了現代的演譯。


圖十四 順德許多著名家電企業(如美的集團),當年都是以做風扇起家的,故被譽為「風扇的故鄉」,科學館上的風扇牆,便嘗試為這一頁的歷史留下印記。

除了佈局和設計概念外,建築物本身和內裏的空間,處處都是壁畫、雕塑、裝置的素材(圖九至十四)。文化中心首期兩幢建築—演藝中心和圖書館,分別於○六及○七年完成,先後為公司帶來了兩個獎項—DFA大中華傑出設計獎和AIA/ALA(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圖書館獎,最近又無心插柳地得了一個中國國家建設部室內設計的大獎。餘下第二期的博物館和科學館快將完成施工圖,希望做出效果不至強差人意便好了。

與此同期,我又碰到中國婦女聯會在北京的項目—中國婦女活動中心二期。業主為此項目先後在國內進行了兩次設計競賽,花了三年時間仍找不到合意的方案。由於時間緊迫,遂按合資單位的建議,找境外單位試試。案子到手,發覺項目果真有點難度,項目不單建築密度相當高,土地還要切割為兩幅,分別交予合資兩方,作三種用途—一個婦女兒童博物館、一所酒店和多幢酒店式公寓。公寓要盡量朝南,加上基地中五棵得保留的樹,四周又佈滿民居,設計必須四面都作不同程度的退縮,以免影響民居的日照。酒店和公寓部份,基本上解決了上述問題後,設計已差不多做完了(圖十五)。餘下的問題更是棘手,博物館的設計在我未參與之前已做了方案幾十稿,婦女會的領導們就是不滿意,了解過後,得悉問題出在領導們對設計「沒感覺」,縱使方案如何漂亮,仍未有一個設計能「打動」她們。

這下,博物館要面對的不再是客觀實在的功能問題了,要解答的是抽象的「感覺」問題。我問自己:怎樣的設計才能令這群女人有感覺呢?我想自己也是女人,我甚麼時候「很有感覺呢」?我想起多年前在飛機上讀中國文學家生平,讀到三國時代著名女詩人蔡琰一章,為她作的詩淚如雨下,哭不成聲,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其名作《悲憤詩》一段:

………………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句中描述的是蔡琰和番後,被召回中原,不得不抛下在番邦所生的一對兒子,臨行前惜別的情景,教天地動容。我想還有甚麼可以比母子之間的感情叫人感動呢?我便以母愛作為博物館的主題,婦女館為母,兒童館為子,母子相愛相望,光線在母子間的一線天滲下大堂,暖在心窩,嘗試表現兩者之間的無形張力,外型一高一低,亦正好滿足了高度退縮的要求。

在設計匯報會上,我朗讀了有關詩句,解釋了設計的概念,這回果真打動了這一群女領導,並且獲得專家們的稱許,很快便把方案批下來(圖十六)。期後項目卻遇到很多波折,如當年曾抛夫棄子參與革命的退休領導同志,便認為設計的意識型態不對,過份強調婦女留在家中「當母親、看孩子」的角色,設計要作重大修改(圖十七),後又遇上風水先生……總之是多災多難,雖然每次都逢凶化吉,但郤沒想到在施工圖將近完成、準備開工之際,又再度遇上規劃局領導換班。在黑箱作業的制度下,連面對意見、解說片句的機會都沒有,項目結果在臨盆的一刻,胎死腹中。

圖十五 中國婦女活動中心二期,前為中國婦女聯會的博物館和酒店,後為合資方的公寓,解決四個方向的退縮要求,避開了五根要保留的樹,設計已異常的複雜和豐富。




圖十六 以母愛為主題的雕塑和博物館設計,婦女館為母,兒童館為子,母子相愛相望,光線在母子間的一線天滲下大堂,暖在心窩,嘗試表現兩者之間的無形張力,外型一高一低,亦正好滿足了高度退縮的要求。兩館之間為以中國「古董架」及兒童攀登架為靈感的樓梯空間。



圖十七 為了避開女性角色的問題,設計改以配合國策「和諧社會」的「互愛」為主題,外型改用以正與負形表達母與子的關係。中庭兩壁以毛衣作為肌理,地下埋入暖管,以製造溫暖的感覺,只以母子藝術柱、地面圖案(女+子=好)偷偷地帶出母愛的主題。

當年讀理科的我,陰差陽錯地修了兩年中國文學,培養出對文學的興趣,沒想到竟然會在工作上派上用場。不止是文化建築,就是在商業的項目上,也給了我不少靈感,特別是酒店項目,因為來訪酒店的人同樣是來尋經驗、找感覺(圖十八)。文學講求意境,最近,我有些酒店項目,可以講一點意境,更有一所酒店,建築雖是現代風格,卻以當地發源的「七仙女與董永」民間故事「借題發揮」,讓酒店客人如置身於山城仙景中,亦為景點注入典故和文化元素。




圖十八 一些酒店項目,這種建築類型往往提供了尋找地方典故和感覺,追隨意境的設計空間。

藝術對所有創作人來說同樣重要,因為藝術服務的是自己的心靈,不為業主而做。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了解自己的強弱愛惡,把握自己的「過人之處」,做出比人好的作品。

有言建築乃藝術之母,它含了畫面、造型、時空多維的藝術空間。建築師和藝術家一樣,為生活做創作,聽人家指指點點,委曲求全,實不好受 ◦ 但話說回來,要是誰曾搞過大型的藝術創作便知道,那是一個燒銀紙的玩兒,我們當建築師的,搞創作卻由業主「找數」,走出來,頭上冠上藝術家的光環,作品做得好還會獲人讚賞,滔盡項目團隊的功勞,受點氣還該有甚麼怨言呢?

這麼多年來,在其他城市做了不少項目,但在香港卻沒有甚麼貢獻。有感優秀的建築,先要有具發展空間的項目,有理想的業主。在商業卦帥的香港,殊不簡單容易,故此換個角色,為有抱負的人,有意義的事情、為我深愛的城市攪建築,希望可以找到另一片天空。雖然香港的建築藝術路難行,相信只要有信念和激情,還是會走出一條路來的。